易筋经

太极拳自学入门


太极拳入门的中庸之道,刚柔只是太极拳呈现的不同形式,人有意识,看似外形未动,但其意已动,依然是刚柔相济、不偏不倚,中庸之道是本。太极拳入门的中庸之道,太极拳理论真谛。

太极拳练、用无不体现了中庸之道。王宗岳在《太极拳论》中写道:“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,率皆自为人制,双重之病未悟尔。欲避此病,须知阴阳;黏即是走,走即是黏,阳不离阴,阴不离阳;阴阳相济,方为懂劲。”如何才能实现阴阳相济呢?《太极拳论》中曰“不偏不倚,忽隐忽现”。“不偏不倚”即为中庸之道。陈鑫在《总论拳手内劲刚柔歌》中论述道:“纯阴无阳是软手,纯阳无阴是硬手。一阴九阳根头棍,二阴八阳是散手。三阴七阳犹觉硬,四阴六阳显好手。惟有五阴并五阳,阴阳无偏称妙手。”这里的“惟有五阴并五阳,阴阳无偏称妙手”这句话,集中体现了太极拳的中庸之道。太极拳入门的中庸之道,太极拳理论真谛。

太极

太极拳入门的中庸之道

在太极拳修炼中,如何体悟中庸之道呢?这就是要“对称”或“平衡”地练拳,也就是开中必须有合、撑中必须有敛、前去之时必有后撑,务必实现有上必有下、有前必有后、有左必有右。初学时,“对称”主要是通过守身法规矩来实现的,如通过顶劲——塌腰、沉肩坠肘,涵胸——拔背、护臀,裹裆——翻臀等,实现对拉拔长,最终实现八面支撑。太极拳入门的中庸之道,太极拳理论真谛。

这里要注意的是,离开了裆劲就无法谈顶劲,否则光有顶劲而没有裆劲,只能是往一个方向的位移,无法实现对拉。现实中,很多人练太极拳多年却功夫不上身的根本原因就在此,他们总是“阴阳分为两橛”,光有一头,丢了另一头。如,在做上步揽雀尾按式时,光考虑了手与身体向前按的拳意,没有考虑到手在往前按时,后背、脊椎需要同时往后撑,在前推后撑的同时,还需要将四梢劲收回丹田,始终保持立身中正、不偏不倚。太极拳入门的中庸之道,太极拳理论真谛。

在追求身法“对称”去练的同时,意气劲也要追求“对称”地去练,如手往前去,意往回收,逐渐体悟到太极拳的内劲——中气。陈鑫对中气是这样论述的,“阴阳合德为中气”。对于内劲,孙禄堂述郭云深先生言:“拳中之内劲是将人之散乱于外之神气,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,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,与丹田之元气相交,自无而有,自微而著,自虚而实,皆是渐渐积蓄而成,此谓拳中之内劲也。”“顺中用逆”,集中体现了阴阳平衡之道。“中立而不倚,和而不流,无形无相,此谓拳中之内劲也(内家拳术之名即此理也)”。

太极拳之用如何体现中庸之道呢?王宗岳在《打手歌》中是这样描述的:“掤捋挤按须认真,上下相随人难进。任他巨力来打吾,牵动四两拨千斤。引进落空合即出,沾连黏随不丢顶。”何谓“上下相随”呢?陈鑫是这样说的:“上欲动而下自随之,下欲动而上自领之,上下动而中部应之,中部动而上下和之,内外相连,前后相需。”太极拳入门的中庸之道,太极拳理论真谛。

上、下,动、静,虚、实等均是阴阳的体现,在太极拳行功中总是同时不同位伴随出现,不能各自各着没有关联,而是阴阳互为其根。如何才能实现阴阳互为其根呢?陈鑫在《擖手论集》中是这样论述的:“太极拳,缠法也。盖硬与人直接者则人易躲闪,易离去,惟以柔接之,则人易其柔软而心不悔人不惧。心不惧住人身,则人不能躲闪;躲则以手跟之,如漆胶黏硬物,物自不能躲闪;离则以缠法缠绕其肱,如蜘蛛以丝缠蝇,又如已上之螺丝,欲硬拔去不得。故未黏住人之肱则已,如既黏住,则吾以缠丝法捻住其肉,跌而绕之、沾之、连之、黏之、随之,令其进不得进,进则前入坑坎,退不得退,退则恐我击搏,故不敢硬离去。此缠丝劲之在拳中最为紧要妙诀也。”太极拳打手实质就是缠法,缠法的实质就是时时处处阴阳互为其根,实现时时处处的阴阳平衡。太极拳入门的中庸之道,太极拳理论真谛。

太极拳内功

那么对“惟以柔接之”如何理解呢?陈鑫讲:“世人不知,皆以(太极拳)为柔术,殊不知自用功以来,千锤百炼(百炼此身成铁汉),刚而归之于柔,柔而造至于刚,刚柔无迹可见。但就其外而观之,有似乎柔……”“欲刚先柔,欲扬先抑。此拳外面似柔,其实至刚。”陈长兴在《太极拳十大要论》中论道:“刚柔不可偏用,用武岂可忽耶。”刚柔只是太极拳呈现的不同式样而已,就如同站在不同的方位看山似的,横看成岭侧看成峰,山仍然是那山,只是你处的方位不同罢了。对刚柔还有种说法,就是动为柔,静为刚。如铁棍,当其固定不动时就是刚,当其在运动中与你不丢不顶时就是柔,这就是刚柔相济。人有意识,看似外形未动,但其意已动,依然是刚柔相济、不偏不倚,中庸之道是本。太极拳入门的中庸之道,太极拳理论真谛。

太极拳曰其武,文在其中。正确认识太极拳不能光从太极拳的动作、快慢、式样等去了解,更多的东西需要从其内在特征、属性等去理解,只有这样才能体悟太极拳的本质,才能理解太极拳,才能学好、用好太极拳。太极拳入门的中庸之道,太极拳理论真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