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筋经

辟谷术之丹田胎息呼吸法


“胎从伏气中结。”脐下三寸为气海,亦为下丹田,亦为玄牝。世人多以口鼻为玄牝,非也。口鼻即玄牝出入之门。盖玄者水也,牝者母也。世人以阴阳气相感,结于水母,三月胎结,十月形体具而能生人。修道者,常伏其气于脐下,守其神于身内,神气相合而生玄胎。玄胎既结,乃自生身,即为内丹,不死之道也。辟谷术之丹田胎息呼吸法,胎息,辟谷,丹田,胎息呼吸法。

胎息经

“气从有胎中息。”神为气子,气为神母,神气相逐,如形与影。胎母既结,即神子自息,即元气不散。

“气入身来为之生,神去离形为之死。”《西升经》云:身者神之舍,神者身之主也。主人安静,神即居之;主人躁动,神即去之。神去气散,安可得生?是以人耳目手足,皆不能自运,必假神以御之。学道养生之人,常拘其神以为神主,主既不去,宅岂崩坏也。

“知神气可以长生,固守虚无以养神气。”道经云:我命在我,不在天地。天地所患人不能知至道,能知而不能行。知者但能虚心绝虑,保气养精,不为外境爱欲所牵,恬淡以养神气,即长生之道毕矣。辟谷术之丹田胎息呼吸法,胎息,辟谷,丹田,胎息呼吸法。

“神行即气行,神住即气住。”所谓意是气马,行止相随。欲使元气不离玄牝,即先拘守至神,神不离身,气亦不散,自然内实,不饥不渴也。

“若欲长生,神气相注。”相注者,即是神气不相离。《玄纲》云:锱铢阴气不灭不为鬼,纤毫阴气不尽不为仙。元气即阳气也,食气即阴气也,常减食节欲,使元气内运,元气若壮,即阴气自消;阳壮阴衰则百病不作,神安体悦,可觊长生矣。

“心不动念,无来无去,不出不入,自然常住。”神之与气,在母腹中本是一体之物,及生下为外境爱欲所牵,未尝一息暂归于本。人知此道,常泯绝情念,勿使神之出入去来,能不忘,久而习之,神自住矣。

“勤而行之,是真道路。”修真之道,备尽于斯。然圣人之言,不可妄乎!几胎息用功后,关节开通,毛发疏畅,即但鼻中微微引气,相从四支百毛孔中出,往而不返也。后气续到,但引之而不吐也。切切于徐徐,虽云引而不吐,所引亦不入于喉中,微微而散。如此,内气亦下流散矣。辟谷术之丹田胎息呼吸法,胎息,辟谷,丹田,胎息呼吸法。

〔辟谷术之丹田呼吸法按语〕《胎息经》是气功学专著,作者不详,《抱朴子》中即有著录,说明成书最晚是在魏晋之际。其书阐述了胎息的含义,习练胎息气功的方法,强调神气合而为一,乃是健康长寿之道。《胎息经注》署名幻真先生,其书是《胎息经》最早的注本之一,也是最为通行的注本。

文中每段加引号的起始句部分,系《胎息经》原文,经文字数甚为短少,但极其简练地介绍了胎息的要领,精要地勾勒了胎息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。幻真先生的注文,字字解难,句句释疑,对胎息法阐述得极为透彻。

这里所说的胎息,是指丹田呼吸。《脉望》曾说:“丹田,性命之本。道士思神,比丘坐禅,皆聚真气于脐下,良由此也。丹田内有神色,呼吸真气,非口鼻之呼吸也。口鼻只是呼吸之门户,丹田为气之本原,圣人下手之处,收藏真一所居,故曰胎息。”胎息理论认为,口奏只是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,而丹田才是呼吸之气出入的枢机。文中说的“脐下三寸为气海,亦为下丹田……口鼻即玄牡出入之门”阐述的就是这个观点。因此,本文权且以“丹田呼吸法”名之。辟谷术之丹田胎息呼吸法,胎息,辟谷,丹田,胎息呼吸法。

“胎从伏气中结”,“气从有胎中息”,是胎息法的立法所在,注文阐明了练功过程中,调心、调息必须以下丹田为根本的道理。所说“伏气”,就是冲气,也就是《难经》中所说的“肾间动气”、命门之原气,胎息即从这里练起。

“气入身来谓之生,神气离形谓之死”,是揭示神气与生命的关系。神气之与生命的关系如此彼关,因此自然应当采用“固守虚无”的气功胎息大法,以养神气了。固守虚无,指习练气功胎息法时,应当保持精神意识活动相对的静止,注文中所说的虚心绝虑,不为外境爱欲所牵,即是针对固守虚无观点而提出的具体措施。

胎息经

“神行即气行,神住即气住”,是说气出入可随人的意念而控制调节,意念内守,元气不离开丹田,神气自然存养,充实于内,即可做到不进食而果腹,不饮水而不渴,辟谷长生。注文中的“常减食节欲,使元气内运……可凯长生矣”,即离此意。辟谷术之丹田胎息呼吸法,胎息,辟谷,丹田,胎息呼吸法。

“心不动念”是胎息法的基本原则,也是胎息的锻炼方法。“无来无去,不出不入”,指练此法已达到一定的功夫,能维持身体阴阳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。

“勤而行之”,是练功的基本要求。只有勤练,才能真正步入胎息之殿堂,得其真谛,真正体验到胎息的神妙所在,这就是经文所说的“是真道路”。

此外,《胎息经注》卷末还附有《胎息铭》一则,是一篇发挥《胎息经》的作品,简单明了,很切实用。现抄录之,以供参考。

三十六咽,一咽为先。吐唯细细,纳唯绵绵。坐卧亦尔,行亦坦然。戒于喧杂,忌于腥膻。假名胎息,实日内丹。非只治病,决定延年。久久行之,名列上仙。辟谷术之丹田胎息呼吸法,胎息,辟谷,丹田,胎息呼吸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