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筋经培训

气功吐纳与打坐炼丹养生术


  气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、劳动中,在与疾病和衰老作斗争的过程中,逐渐认识和创造的一项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和理论。气功锻炼的实质是锻炼真气,培育元气扶植正气,所以它能扶正祛邪,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。气功,气功养生,吐纳,打坐,炼丹术。

健身气功

  气功锻炼要求放松、安静、自然和排除杂念。医学研究证明通过气功锻炼能缓冲大脑对外界的应激性反应,消除紧张情绪,使人处于一种松弛反应状态,对大脑皮层起到保护性的抑制作用。气功锻炼能降低基础代谢,对腹腔起到按摩作用,从而增进了食欲,提高了消化吸收功能。气功锻炼还能发挥人体潜力,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,并起着自我控制作用。气功功法流派繁多,内容丰富,按照气功锻炼的三要素:调身、调息、调心,气功基本可分成三大类:以调心、调息为主,身体姿势处于相对安静状态,不断加强意念对自身的控制能力来养生治病的,归为静功;以调身、调息为主,强调身体姿势变化对气机运行的影响,通过姿势和呼吸的调整来养生治病的,归为动功(导引术);以运用自身按摩、拍击等锻炼方法达到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,增进健康的,归为保健功。气功,气功养生,吐纳,打坐,炼丹术。

  (1)静功

  气功中的静功锻炼,就是采取坐、卧、站等静的身体姿势,结合意念的集中和运用以及各种呼吸方法的锻炼,来达到增强体质,治疗疾病的目的。这种姿势的锻炼、呼吸的锻炼、意念的锻炼,古人也称为“调身”、“调息”、“调心”。三者锻炼是不可分割,互相影响,又互相促进的。按照对调心锻炼和调息锻炼的侧重,静功又可分为以下两类:

  ①以锻炼呼吸为主的静功。该类功法强调以锻炼腔式呼吸为主,其方法有:顺腹式呼吸法、逆腹式呼吸法、停闭呼吸法、丹田呼吸法、胎息法和六字诀吐纳法等等。通过呼吸锻炼来调动人体的内气,使之逐步聚集、储存于身体某一部位,并循经络路线进行以疏通经络气血。气功,气功养生,吐纳,打坐,炼丹术。

  ②以锻炼意念为主的静功。其方法有:意守身体某—部位或体外某一事物为过渡,使思想逐渐入静,以达到静、松、空的境界;意守体内体外的意境,自我诱导进入一种入静、放松的境界,以意识引导“真气”在人体内经络运转周身,来锻炼人体内部真气。放松功和周天功属此类功法。气功,气功养生,吐纳,打坐,炼丹术。

  (2)动功(导引术)

  气功的动功是与静功相对而言的。其通过练功各肢体的不断运动变化,意气相随,起到体内气血畅通,舒筋活络的作用。这些功法,一般具有松静自然,柔和均匀,意气相随,动静相兼等特点。从古到今,创造了许多动功功法。这些功法的动作大致包括肢体部分的伸屈、转动、仰俯等活动,并按一定的规律,有节奏的运动,能促使全身气血流通,各部分关节灵活和筋骨强健,全面增强体质。在呼吸锻炼上,有的动功功法强调呼吸和动作协调地配合一致,一般当动作是开、伸、起、收时,配以吸气;合、屈、落、出时配以呼气。动功锻炼,既要求在思想安静状态下进行,又要求动作和意念相结合,精神贯注,思想集中到每个动作上去。对强调配合呼吸锻炼的动功,更要掌握每一次呼吸,使其恰到好处,有助于动作和意念的结合。动功锻炼可达到“外练筋、骨、皮,内练精、气、神”的作用。气功,气功养生,吐纳,打坐,炼丹术。

  按照动功锻炼外练和内练的侧重,动功又可分为以下两类:

  ①以内练为主的动功。这类功法,肢体运动顺其自然,注重意念的调节和呼吸的锻炼,以此达到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,平衡阴阳,调整脏腑的功能。锻炼时显得轻松、柔和、缓慢;精神集中,专心致志;心平气和,呼吸自然,气沉丹田;以意为主,力由意生,劲出自然,不使拙力,但要有内在的遒劲。如太极意气功、五禽戏、八段锦等功法就具有这些特点。

  ②以外练为主的动功。这类功法,比较注重肢体的运动,活动幅度较大,有时还伴有发力动作,以利肌肉、关节、筋骨的牵拉,能发展肌肉力量,利滑关节,增强韧带的弹性。动作刚柔相济,相互转化,刚中有柔,柔中见刚,不拘不僵,通过影响到不同部位肌肉的紧张和负重力大小,调节血液循环。从而使循环血量再分配,促进机体内部气机运行,改善脏腑和经络的机能活动。易筋经、少林强桩功属于这类功法。气功,气功养生,吐纳,打坐,炼丹术。

健身气功

  (3)保健功

  保健功是气功中的一种辅助功法,既可用于治疗,也可用于保健,它可练功方法有:耳功、叩齿、舌功、漱津、擦鼻、目功、擦面、项功、揉肩、擦胸、浴手等,保健功是通过自身按摩拍击来进行锻炼的功法,在锻炼的数量和力度上,要因人而异,以感到舒适、轻松为度。保健功不但适宜与老年人和体弱者,也更是当代青年人在工作劳累闲暇之余,自我保健的最佳手段。气功,气功养生,吐纳,打坐,炼丹术。